新解三个和尚,比较新旧思维范式
时间:2014-03-19 10:04 - 已阅:[]次
[摘要]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思维范式是道德本位主义,也就是道德是评价一切事件、人物的根本标准,政治家的标准是有德者王,科举取士是以德取士,这里的德指的是对儒家论德的经典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思维范式是道德本位主义,也就是道德是评价一切事件、人物的根本标准,政治家的标准是有德者王,科举取士是以德取士,这里的德指的是对儒家论“德”的经典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德”,并形成一整套伦理纲常来把德贯彻进日常生活中去。所谓父要是父,君要是君是为名教。
中国有三个和尚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有经典寓意的。三个和尚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互相推诿责任,以至于不团结的三个和尚还不如一个和尚的力量大。当然也讽刺了这三个和尚为无德之人,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范式评价。以现代思维范式来看这一童话故事则会有不同结论。
现代思维承认人类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有其独立人格和人生追求,有每个人独有的个人领域。相应的社会分成共有的社会领域和每个人的私人领域。与道德、社会本位不同的是,这里强调个人对于社会领域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可剥夺,否则个人组成社会就是负福利行为,就会背离人们组成社会的初衷。这是因为社会固然有全部人组成,但是代表社会行使职权的却是少数人掌握的政府。少数人有可能利用操控政府的权力而违背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情况出现就是专制政府。怎样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传统诉诸于少数人的道德,而现代思维则着眼于通过任期、分权制衡、媒体监督来实现。
接前例,三个和尚其实是个小社会。道德思维模式就会希望每个人都是有德之人。但是现实往往是只有极少数人有德,而其他大部分是无德之人。假设三个和尚之中有一个是有德之人,此人每天为其他两位和尚打水喝。后来,其他两位无德的和尚会继续要求那个有德的和尚为他们做饭、洗衣等等,最后那个有德的和尚会不堪重负而累死,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该机制使得少数有德之人的社会不可持续,最终会演变成全无德社会。这也可以证明单纯依赖道德是无法维持社会运转的。
如果那个有德和尚意识到这种圈养寄生虫的机制的不合理性,就会提出公平解决思路:轮流打水,或者力量大的多打而力量小的少打点等等方案,其他两个和尚同意并达成契约,这一小社会又能正常运转了。
假设三个和尚之间无一人是有德之和尚,当三人谁也不愿意贡献打水时,为了喝水便会做出公平或者非公平安排。公平安排如前述。如果一个和尚力量大的足以打过其他两名和尚,便会逼迫其他两位和尚为其打水喝,但是其他两位和尚就有可能时刻想着偷袭或者推翻这个和尚的统治,社会时刻存在杀戮动荡的可能。假如这个和尚意识到此种统治不能长治久安,便会同意公平的制度安排,进而实现前述公平契约。
假设在三个和尚轮流打水的制度安排中,一个和尚不慎摔伤,另两个和尚为了避免其死亡就会必须多完成他的那部分任务。如果有一个愿意替他打而另一个不愿意,那么替打的那位的善名就会为大家所知道,社会就会给予其一定的道德赞誉,道德得到鼓励。道德是在个人公、私分明的情况下才可能持续的状况。
公平是一种理性的机制安排,它以成员的平等资格为起点。成员要在一起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明确划分公、私两个不同领域,其间个体承担一定义务,享受由共同组成的社会带来的好处。超过义务的部分即为道德。如果没有机制在先,道德不可长久。机制不公平,成员会反抗,社会不可持续,道德也无从谈起。公平的机制是道德形成的首要条件。
中国有三个和尚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有经典寓意的。三个和尚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互相推诿责任,以至于不团结的三个和尚还不如一个和尚的力量大。当然也讽刺了这三个和尚为无德之人,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范式评价。以现代思维范式来看这一童话故事则会有不同结论。
现代思维承认人类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有其独立人格和人生追求,有每个人独有的个人领域。相应的社会分成共有的社会领域和每个人的私人领域。与道德、社会本位不同的是,这里强调个人对于社会领域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可剥夺,否则个人组成社会就是负福利行为,就会背离人们组成社会的初衷。这是因为社会固然有全部人组成,但是代表社会行使职权的却是少数人掌握的政府。少数人有可能利用操控政府的权力而违背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情况出现就是专制政府。怎样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传统诉诸于少数人的道德,而现代思维则着眼于通过任期、分权制衡、媒体监督来实现。
接前例,三个和尚其实是个小社会。道德思维模式就会希望每个人都是有德之人。但是现实往往是只有极少数人有德,而其他大部分是无德之人。假设三个和尚之中有一个是有德之人,此人每天为其他两位和尚打水喝。后来,其他两位无德的和尚会继续要求那个有德的和尚为他们做饭、洗衣等等,最后那个有德的和尚会不堪重负而累死,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该机制使得少数有德之人的社会不可持续,最终会演变成全无德社会。这也可以证明单纯依赖道德是无法维持社会运转的。
如果那个有德和尚意识到这种圈养寄生虫的机制的不合理性,就会提出公平解决思路:轮流打水,或者力量大的多打而力量小的少打点等等方案,其他两个和尚同意并达成契约,这一小社会又能正常运转了。
假设三个和尚之间无一人是有德之和尚,当三人谁也不愿意贡献打水时,为了喝水便会做出公平或者非公平安排。公平安排如前述。如果一个和尚力量大的足以打过其他两名和尚,便会逼迫其他两位和尚为其打水喝,但是其他两位和尚就有可能时刻想着偷袭或者推翻这个和尚的统治,社会时刻存在杀戮动荡的可能。假如这个和尚意识到此种统治不能长治久安,便会同意公平的制度安排,进而实现前述公平契约。
假设在三个和尚轮流打水的制度安排中,一个和尚不慎摔伤,另两个和尚为了避免其死亡就会必须多完成他的那部分任务。如果有一个愿意替他打而另一个不愿意,那么替打的那位的善名就会为大家所知道,社会就会给予其一定的道德赞誉,道德得到鼓励。道德是在个人公、私分明的情况下才可能持续的状况。
公平是一种理性的机制安排,它以成员的平等资格为起点。成员要在一起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明确划分公、私两个不同领域,其间个体承担一定义务,享受由共同组成的社会带来的好处。超过义务的部分即为道德。如果没有机制在先,道德不可长久。机制不公平,成员会反抗,社会不可持续,道德也无从谈起。公平的机制是道德形成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