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LIST
- 艺术快报
- 最具升值潜力艺术家推荐榜
- 管季超书画收藏馆
- 艺术展厅
时间:2014-03-19 16:15 - 已阅:[]次
岭南画派名声在外,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不过说起岭南画派的前身“隔山画派”,恐怕就知者不多了。隔山画派创始人为居廉,居巢,二人开创的“撞水撞粉法”绘画技术犹股新风吹袭了当时的中国画坛,其培育的学生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等人,更是延续了隔山画派的画风,并开创了岭南画派。
目前海珠区文化局和昌岗街道办有意在隔山社区内的“隔山社学”,成立隔山书画院,重建旧时“听鸟语闻花香、依青山伴绿水”的文人雅士聚居地。
讲古
“二居”创新画技建隔山画派
隔山画派,起源于广东番禺隔山乡,即是今天的海珠区。隔山画派创始人为居廉、居巢(并称“二居”)。居巢是堂兄,其先在岭南当官,后来定居番禺隔山乡,从小就喜欢书画,曾经担任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幕僚,师从画家宋宝光,回广东后与其弟居廉在东莞可园习画。
1864年,居廉、居巢兄弟俩从东莞可园回到今天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的故居,整饬房地,遍植草木后,将之改名“十香园”。在此,居氏兄弟创新中国画技法,独创了“撞水法”、“ 撞粉法” 等画法,尤擅画花鸟鱼虫,生动传神。
创新撞水撞粉法自成画派
著名的“撞水撞粉法”是居巢细心观察,感悟自然造化之灵感结晶。关于此技法创造来源有段故事。1856年,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十香园”因下雨导致瓦屋漏水,雨水打湿了居氏兄弟的画稿,画稿上的花鸟刹时变得水灵水艳,居氏兄弟因此顿悟,创造了“撞水撞粉”的绘画技术。
当时广东有许多画家,不满意顽固保守的国画作风,无论在题材上、技法上,还是在绘画的材料上,都想有所突破,冲出那暮气沉沉的临摹、保守的风气,因此“二居”的撞水撞粉法犹股新风吹袭画坛。
居氏笔法半工半写,格调高雅,布色和谐,涉笔成趣,自成“隔山画派”。“隔山画派”题材多以花鸟鱼虫为主,兼有社会民生,构图造型巧出新意。二居的画作虽然少有宏幅巨制,但每幅作品皆清新淡雅,唯美妍丽,富有情趣。
建十香园居住并教学授徒
要了解隔山画派的文化,就不得不提“二居”修建居住的十香园。十香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座岭南园林式民居建筑,院落里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花木,故名“十香园”。
居氏二人不仅在此居住,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教学育徒,传授其隔山画派的要领,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当年也曾在这里学习隔山画风,其后才共同创立岭南画派,其最为人称道的理论主张就是:作画要贴近生活、没有写生就没有创作。“二高一陈”延续了隔山画派的画风并且将岭南画派发扬光大,而创立隔山画派的二居则可谓是岭南画派的奠基者。
如今的十香园,共设有三大主馆,第一个主馆是今夕庵,为居巢的画室、会客室、日常生活起居室。居巢去世后,此间为居廉供佛诵经之所。在抗战期间遭日寇破坏,仅存断壁残垣。第二个主馆是啸月琴馆,为居廉住所兼画室,以居廉收藏的古琴“啸月琴”命名。室中设画室,案上放置大玻璃罩,内有各种草虫标本,以供写生。第三个主馆是紫梨花馆,为居廉授徒作画之所,馆前原种有紫藤、凤凰树等花木,故称紫梨花馆。
谈今
隔山书画院或选址“隔山社学”
目前,广州有一个由海珠区书画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隔山书画院”,但其选址并非在原址昌岗街隔山社区。为了重树隔山画派的招牌,海珠区文化局希望能在隔山社区内成立一个“隔山书画院”。
由于隔山社区属于昌岗管辖,辖区内又有“二居”故所十香园,“把隔山书画院重新选址在隔山社区是非常好的选择。”昌岗街文化站负责人岑绮雄表示,海珠区文化局和昌岗街道办准备在隔山社区一带选址时考虑了很多地方,“最后发现还是隔山社区内的‘隔山社学’位置最适宜,由于该建筑是清代建筑,同时又属于隔山村居氏人的议事厅,所以也算得上是有历史渊源了”。
隔山社学被列区级文物
走过隔山社区的朝圣大街,道路两旁是百年鸡蛋花树,街角拐个弯,出现一条羊肠小道,隔山社学便坐落在这条名为南昌大街的小路上。两旁建有不少民屋,隔山社学也仿若一下被淹没在街角,不是那么显眼。
隔山社学,始建于清末年间,一开始称为“南昌乡约”,不同于一般乡村祠堂。当地的居氏后人居联表示,这里是当地乡民作重大会议和办事才使用的办公用地,“有点类似现在的派出所性质。”后来,当地乡民兴贤育才,为了让当地的儿童能够上学,请了几名教师在这里教学,从此这里就被称为隔山社学。2013年3月1日,“隔山社学”被海珠区挂牌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册。
现为老人娱乐活动场所
隔山社学是典型的岭南砖木建筑,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南昌乡约”的牌匾,建成时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屋内格局为三进,分为前厅,中庭,大堂,两侧为偏厅,屋内的横梁由坤甸木搭建,横梁下也有不少精美的木雕。除了屋内的构造独特精致外,在隔山社学前后左右,还设有九个门楼,让这座乡村议事厅一时显得非常气派。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隔山社学经历了历史洗礼后,外型稍显残破。据隔山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文革时期,因破除四旧等,祠堂被破坏,为了保护隔山社学,当地乡民特意在正门两侧加建了两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以此避免建筑遭受破坏。
记者看到,该两小屋目前对外出租,屋檐恰好在隔山社学正门牌匾开建,也半遮半掩了“南昌乡约”四字,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正门牌匾上的两个半字。社学屋内外的不少精美木雕在文革中被村民用白灰粉涂遮掩以免遭破坏,而右侧的偏厅被拆除修建小路,眼下留存的隔山学社占地面积大约200多平方米。而当时最为气派的九个门楼,也已经在七十年代拆得所剩无几。
据了解,目前的隔山社学为当地老人的娱乐活动场所,被承租方用简易拆装的材料隔开,作为免费棋牌室对外开放。房屋内部结构没有太大改变,仅是在大堂位置摆放了数十张麻将台。此外,每年端午节,是隔山社学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这里大堂还放置着当地村民的“龙船头”,每逢端午划龙舟,当地村民都会在隔山社学“请龙头”,场面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