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16 14:31 - 已阅:[]次
老人家说的长街,就是年轻人说的司门口商业街。从宋代的繁华到如今的车水马龙,华灯璀璨,几百年的商业老街,从未寂寞过。
现在的长街,北起中山路,南至解放桥。解放桥原本在巡司河边,后来河被填平,建起新楼,桥自然也不复存在。但解放桥的地名却保留下来。90年代中期,从司门口民主路和解放路相交叉的位置建了过街天桥,名为司门口天桥,解放路就被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边归属中华街街道办管理,南边归属黄鹤楼街道办管理,商户至今已逾千家。
街边的房子大多是小高层建筑,毕竟最重要的还是一楼门面经营重要。这些门面经营的业务也五花八门,俨然当年一样,应有尽有。沿路走去,时尚服装自是不必细说,另有糕点铺子、美容美发店、咖啡馆、快餐店、首饰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38岁的李汉发在这条街上经营一家服装店,“起初主要经营本地生产的一些服装,这样进货方便,成本便于控制。”李汉发说,但去年,见报纸上说,很多人去广州进货,于是他也好好考察了一番,本地服装比较便宜,但版型不行,广州的样式更时尚,更吸引顾客,于是开始引进外地服装,虽然成本高点,但只要有顾客光顾,何愁不发财呢?
如今李汉发订了好几份报纸,便于了解一些时尚信息,并揣摩一下现在的顾客都喜好些什么样的款式。“生意好的时候,用于适时了解新的顾客需求,当变则变,才能越赚越多唦!”李汉发说。
据悉,一家经营运动品牌服装的店,大约也就40平米,年租金就要20多万。而接手做大店铺生意的,不少都是以前的夫妻店起家。他们在分析市场行情后,慢慢脱离一线,做起了幕后“操盘手”,做品牌店代理,做加盟,店里招呼客人的主力成了雇用的年轻女店员,穿着制服,礼貌周到,跟以前的场景是大不相同了。
“只有这样,才是做生意的潮流,得往上走,对不对?现在网络正在冲击着实体店,我正在想办法,怎么来个虚实结合,把生意做更大,我们长街那么长的历史,不能输给光谷、街道口,你说对不对!”一位在长街起家打拼多年却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接受采访时说。
老人们记忆里的长街,民国时期曾改为中正路,1949年更名为解放路,从解放桥一直到中山路,分属两个街道。
虽然更了名,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武昌人来说,长街这个名字却是抹不掉的记忆,说起周末去哪里玩,都说“长街去”。那时的长街,应有尽有,国营商店、地下商场人来人往,讨价还价,武昌电影院门口贴着电影预告,热闹非凡,一切与生活、娱乐有关的需要,似乎在这里都能找到落脚处。
32岁的吴婷,仍记得小时候外婆带她去长街的情形。坐11路公汽,在张之洞路下,牵着外婆的手,一路逛过来,在武汉音乐学院附近,有很多买钢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的店,小吴婷都会偷偷溜进去,遇到好的服务员,可以让她按按钢琴,遇到脸色不好的服务员,她就用力地一阵乱弹,然后飞快地跑出去,外婆跟在她后面撵,边跑边喊:“勒个疯丫头,跑慢点!”
长街始建于南宋,而后逐渐扩宽延长,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一度是武昌最繁华的购物娱乐文化街,有“十里长街”的美称。该路基本与长江平行,历史上,周围有众多官府衙门,出入办事,车来马往,人口很是集中,从现存的一些地名也能看出些端倪,如都府堤、巡司河、户部巷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下不远的公交车站站牌仍名为“解放路后长街”,而背后不远则就是后长街社区,写着后长街某某号的门牌,提示着它曾经的过去,以及和长街的亲缘关系